你是否在挑選防曬產品時總是“隨意選”,而忽略了防曬的關鍵要點?隨著紫外線逐漸增强的春季和夏季來臨,準備防曬產品時,我們需要正確理解“SPF”和“PA”的含義,並根據不同場景選擇合適的產品。
本文將在講解紫外線基礎知識的同時,介紹防曬乳的挑選要點,同時也會帶大家瞭解防曬乳正確的使用方法。
造成曬傷的原因是紫外線。紫外線是一種不可見的光,雖然是生成維他命D不可或缺的要素,但過度地照射會對肌膚造成傷害。
紫外線根據波長長度可分為UV-A(長波紫外線)、UV-B(中波紫外線)、UV-C(短波紫外線)三種。其中能到達地表的主要是UV-A和UV-B。下面我們詳細瞭解一下UV-A和UV-B的特點:
到達地表的紫外線中約90%為UV-A。UV-A波長較長,能够穿透厚雲層、玻璃,照射到室內、車內、背陰處等場所,因此也被稱為「生活紫外線」。由於波長較長,UV-A能够直達肌膚深處的真皮層,需要特別注意。雖然照射後不會立即引發炎症,但長期累積的損傷會導致皺紋和皮膚鬆弛。
UV-B約占太陽照射到地球紫外線的10%。由於其波長較短,無法穿透玻璃,因此不會進入室內。但它是導致戶外曬傷的主要原因,因此被稱為「休閒紫外線」。
波長較短的UV-B的特點是主要損傷皮膚表層(表皮)它會引起皮膚發紅、刺痛的「日光性皮炎(曬傷)」,還會導致黑色素沉著,形成色斑和雀斑。
防曬乳是一種具有保護肌膚免受紫外線傷害功能的護膚用品。防曬乳有多種類型,不同產品在成分、功能、質地等方面存在差异。以下將為您講解如何選擇適合自己的防曬乳。
挑選防曬乳時,「SPF」和「PA」的標識是重要參考標準。這兩個指標分別表示防曬乳抵禦紫外線的效果,其中SPF對應UV-B的防護能力,PA對應UV-A的防護能力。下面詳細說明如何解讀這些數值:
以1~50的數值表示,數值越大,對UV-B的防護效果越强。超過SPF50時,會標注為「SPF50+」。
以「+」「++」「+++」「++++」四個等級表示。「+」的數量越多,對UV-A的防護效果越强。
防曬乳需要根據所使用場景選擇合適的SPF和PA數值。
如果使用防護效能過高的產品,可能因難以卸除等原因增加肌膚負擔,甚至引發皮膚問題。因此,建議根據不同場景選擇相應的防曬乳:
防曬乳中含有抵禦紫外線的「紫外線防護劑」。其主要分為以下兩類,建議充分瞭解其特點後再進行選擇:
兩類成分相比,敏感肌人群更推薦選擇含紫外線散射劑的防曬乳。這類產品通常含有白色無機粉末,通過反射和散射作用减少紫外線對皮膚的直接照射,從而實現防曬效果。
另一方面,紫外線吸收劑會吸收照射到皮膚上的紫外線,並將其轉化為熱量、紅外線等能量釋放出來。其特點是塗抹後不易泛白,但由於可能在皮膚表面發生化學反應而造成刺激,因此肌膚敏感的人群需謹慎使用。
防曬乳有以下幾種類型,每種的質地和使用感不同,可根據個人偏好的使用體驗來選擇:
■乳液型
-延展性好,易於塗抹推開
-部分產品可作為妝前乳使用
■乳霜型
-含油分,保濕力較強
-塗抹後質地扎實,但卸妝時需要更多清潔步驟
■凝膠型
-使用感輕盈,質地清爽
-多數產品呈透明狀,適合擔心塗後泛白的人群
■噴霧型
-輕輕一噴即可大面積覆蓋,適合塗抹手部難以觸及的部位
-容易噴灑到周圍環境,且可能出現塗抹不均勻的情况
■棒狀(固體)型
-可精準塗抹於肌膚局部
-補塗方便快捷
選擇防水型防曬乳時,需確認「UV耐水性」標識(該標識基於國際標準ISO18861,由日本化妝品工業聯合會製定,自2022年起實施)。它是針對SPF(UV-B防護)的耐水性測試標準,用於衡量防曬乳遇水後防護效果的持續能力。
根據ISO18861的測試方法:「UV耐水性★」:表示產品在經歷40分鐘(20分鐘×2次)水浴後,SPF值仍能保持半數以上。「UV耐水性★★」:防護持續性更强,即使經過80分鐘(20分鐘×4次)水浴,仍能維持同等防護效果。
在容易接觸水的場景下(如游泳、出汗較多的戶外活動),建議以「UV耐水性」標識為參考,選擇不易脫落、防護效果持久的防曬乳。
塗抹防曬乳時,應遵循說明書標注的使用量。若塗抹過薄或過於分散,容易導致塗抹不均,無法達到預期防曬效果。建議取足用量,分多次均勻塗抹於面部及身體,避免出現漏塗或厚薄不一的情况。
塗抹面部防曬乳時,首先取適量(約一顆大珍珠粒大小)於掌心。接著,用另一隻手的手指將防曬乳分別點塗在額頭、鼻樑、兩頰、下巴這五個部位,然後輕柔均勻地推開。
塗抹手臂、腿部等大面積部位時,建議將防曬乳直接擠在皮膚上,然後用掌心以畫圈的管道均勻推開。若用手指塗抹,容易出現塗抹不均的情况。
分區域少量塗抹,可避免厚薄不一,同時需注意頸部、後頸、背部等容易遺漏的部位。
為了保護肌膚免受紫外線傷害,需要正確使用防曬乳。並非“塗了防曬乳就萬事大吉”。以下為您介紹使用防曬乳時的注意要點:
由於紫外線全年都會照射到地球,因此無論哪個季節都需要堅持使用防曬乳。 不僅是夏季,春季也容易受到紫外線影響,需做好防護措施。即使佩戴口罩,也無法完全阻擋紫外線,尤其是UV-A會穿透口罩,因此被口罩遮蓋的部位同樣需要做好防曬。
夏季:根據場景選擇防曬乳。散步、購物等短時間外出,選擇SPF10~20、PA++的產品即可;前往日照强烈的場所或進行水上運動時,建議選擇SPF50以上、PA++++的高防護型防曬乳。
秋季:雖然紫外線强度相比夏季有所降低,但夏季積累的紫外線損傷可能在秋季顯現,需特別注意。加上空氣乾燥,推薦使用含保濕成分的防曬乳。
冬季:紫外線强度不會歸零,防護不可鬆懈。尤其在滑雪、單板滑雪等高原地區的冬季運動中,紫外線影響更大,且雪地反射的紫外線也會對皮膚造成傷害。根據季節特點採取相應的防曬措施是關鍵。
防曬乳需要頻繁補塗。由於汗水會沖散防曬成分,衣物摩擦也可能使其脫落,所以建議以每2~3小時為間隔來進行補擦。
重點補塗部位:肩膀、頸部、額頭、鼻子、顴骨等容易曬黑的區域需特別注意。 運動出汗後或在水邊遊玩導致肌膚潮濕時,應先徹底擦乾水分,再進行補塗。
防曬乳與彩妝一樣,在一天結束時必須徹底卸載。
低SPF值防曬乳:多數產品可用普通潔面產品清洗。建議先將潔面產品打出泡沫,再輕柔地將泡沫均勻塗抹於肌膚,最後用清水沖洗,避免用力揉搓。
高SPF值或防水型防曬乳:由於耐水性强、與肌膚貼合緊密,僅用潔面皂或潔面泡沫可能無法徹底清潔。需使用專用卸妝產品(如卸妝乳、卸妝油)或清潔力較强的油類卸妝產品,先充分按摩使防曬乳與卸妝成分融合,再用清水洗淨。
此外,卸妝時需注意以下要點,以减少對肌膚的負擔:
-避免摩擦:切勿用力揉搓,輕柔地清潔肌膚
-防止殘留:鼻翼周圍、臉部輪廓線等細節部位也需仔細清潔
-徹底保濕:潔面後肌膚容易乾燥,需認真地做好保濕護理
除了使用防曬乳進行防曬外,還有一些需要留意的要點。在這裡,將為大家介紹防曬乳以外的防曬對策,包括防曬用品以及相關技巧等。
帽子可以直接保護頭皮和頭髮免受紫外線傷害。使用經過UV切割加工、防曬效果好的帽子也是一種方法。
遮陽傘應選擇UV阻隔率高的產品。此外,使用遮光率高的遮陽傘能有效遮擋强烈陽光,讓人保持如同處於陰涼處的舒適狀態。
由於紫外線不僅會對臉部造成傷害,還會損害身體皮膚,因此要注意全身防曬。 特別是手臂、腿部等經常外露的部位,切實做好防紫外線保護尤為重要。
簡單的防曬方法包括穿著經過UV阻隔加工的連帽衫、T恤等。
選擇吸汗後不易悶熱的亞麻材質,或速幹的聚酯纖維材質長袖衣物,即使在炎熱天氣也能舒適度過。
由於紫外線强度會隨時間段變化,調整外出時間也是一種防曬方法。一般來說,紫外線量在上午10點至下午2點之間達到峰值。尤其是在夏季陽光强烈的時段,建議儘量避免在10點至下午2點外出。
如果必須在這個時間段外出,除了做好防曬措施外,還應儘量選擇在陰涼處行走。雖然陰涼處也有紫外線照射,但據說明其紫外線量約為陽光下的一半,因此可以減輕紫外線對皮膚的傷害。
防曬乳的“SPF”和“PA”均為紫外線防護效能。雖然SPF數值越高,防曬效果越强,但最重要的是根據使用場景和膚質選擇最合適的產品。此外,出汗或用毛巾擦拭後,務必重新補塗,避免因疏忽導致曬傷。
由於防曬乳是直接接觸肌膚的產品,建議根據使用場景、個人偏好的使用感以及膚質來挑選合適的產品。
推薦使用溫和親膚的防曬乳【紫蘇溫和防曬乳】
悠斯晶紫蘇溫和防曬乳 可愛的米菲設計登場!